百行_百行的含义_百行的意思_百行组词
拼音
- 拼音:bǎi xíng
- 注音:ㄅㄞˇ ㄒ一ㄥˊ
词语解释
“百行”一词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。其基本含义是指各种品行或行为准则。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如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等经典著作,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多种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。 . 各种品行:指人的多方面行为表现,包括道德、礼仪、职业操守等各个方面。例如,《诗·卫风·氓》中有“士之耽兮,犹可説也”,汉代郑玄对此进行注解:“士有百行,可以功过相除。”这里“百行”即指士人应具备的各种品行,这些品行可以相互补充,功过相抵。 . 行为准则: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,“百行”也常常被用来指称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。如《旧唐书·孝友传·刘君良》中提到:“士有百行,孝敬为先。”这里强调了孝敬是所有品行中最重要的一条。 . 道德修养:在儒家思想中,“百行”还特指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全面追求。如明代高明在《琵琶记·几言谏父》中写道:“妾岂爱一身,误君百行。”这里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期望。
近音词
- 白行(bái xíng):指自作主张,自行其是。
- 败形(bài xíng):指失败的迹象或形态。
- 败行(bài xíng):指败坏的行为或品行。
- 败兴(bài xìng):指因某种原因而使兴致减。
- 拜兴(bài xīng):指拜见时的兴奋或激动。
- ****(bǎi xìng):指普通民众。
- 白饧(bái xíng):指白色的糖。
- 百刑(bǎi xíng):指各种刑罚。
近义词
- 多行:指多方面的行为或品行。
- 众行:指众多人的行为或品行。
- 诸行:指各种各样的行为或品行。
反义词
- 寡行:指少有的行为或品行。
- 劣行:指不良的行为或品行。
- 恶行:指恶劣的行为或品行。
词语组词
- 百行不悖:指各种品行都不违背道德规范。
- 百行兼修:指在各方面都注重修养和提升。
- 百行俱废:指各种品行都废弃不顾。
- 百行无亏:指各种品行都没有缺失。
- 百行从愿:指各种愿望都能实现。
词语造句
. 百行不悖:他一生致力于道德修养,百行不悖,成为后世的楷模。 . 百行兼修:在现代社会,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,还要百行兼修,全面发展。 . 百行俱废:由于长期的放纵,他的百行俱废,最终走向了人生的低谷。 . 百行无亏:尽管经历了许多困难,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,百行无亏。 . 百行从愿: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,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百行从愿。
相关词
- 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种基本道德规范。
- 八德:指忠、孝、仁、爱、信、义、和、平八种美德。
- 三纲五常:指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,以及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种基本道德规范。
- 君子:指品德高尚、行为端正的人。
- 士:指古代的知识分子或有地位的人。 “百行”一词不仅涵盖了个人的多方面品行和行为准则,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。在现代社会,这一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,不应忽视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。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,都应该努力做到“百行不悖”,以实现和谐与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