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粮_催粮的含义_催粮的意思_催粮组词
基本信息
- 拼音:cuī liáng
- 注音:ㄘㄨㄟ ㄌ一ㄤˊ
- 繁体:催糧
词语解释
“催粮”一词主要指古代官府或向农民征收粮食或其他赋税的行为。具体解释如下: . 催缴钱粮:古代官府或为了确保财政收入,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到农户家中催缴应交的粮食或其他赋税。这一过程通常由专门的官员或代理人负责,有时也会委托当地的乡绅或村长来执行。 . 引证解释:清代黄六鸿在《福惠全书·钱穀·佥粮里》中提到:“故催粮排里,必老成殷实、小心畏法者,方可当之。”强调了催粮任务的重要性和对执行者的严格要求,必须选择那些经验丰富、经济实力雄厚且守法的人来承担这一职责。
近音词
- 脆亮(cuì liàng):形容声音清脆响亮。
- 淬亮(cuì liàng):通过淬火使金属表面光亮。
近义词
- 催收:催促收取欠款或。
- 征税:向公民或企业征收税款。
- 征粮:向农民征收粮食作为赋税。
反义词
- 豁免:某种义务或责任。
- 减免:减少或部分负担或费用。
词语组词
- 催粮官:负责催缴粮食的官员。
- 催粮吏:负责催缴粮食的低级官员。
- 催粮簿:记录催缴粮食情况的账簿。
- 催粮单:催缴粮食的通知单。
词语造句
. 古代的催粮官常常骑着马,带着催粮单,挨家挨户地催缴粮食。 . 在《福惠全书》中,黄六鸿详细描述了如何选拔合适的催粮人员,以确保催粮工作的顺利进行。 . 尽管催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,但催粮官也经常受到农民的反感和抵制。 . 每年秋收之后,地方都会派出催粮吏,逐户检查粮食收成情况,并催缴应交的粮食。 . 为了确保催粮工作的公正和透明,地方还设立了专门的催粮簿,记录每户的缴纳情况。
相关词
- 赋税:向公民或企业征收的各种税款。
- 田赋:古代对土地征收的一种税。
- 徭役:古代强制农民无偿为提供劳役。
- 地租:向佃农收取的土地使用费。
- 税吏:负责征收税款的官员。
- 乡绅:地方上有声望的士绅或乡贤。
历史背景
在中国古代社会,催粮是维持财政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。特别是在封建社会,通过各级地方官府向农民征收粮食和其他赋税,以支持军队、行政机构和公共工程的开支。催粮工作通常由专门的官员或代理人负责,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,以确保催粮过程的公平和高效。 然而,催粮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矛盾和冲突。由于农民的生活条件普遍较为贫困,面对沉重的赋税负担,他们往往难以按时足额缴纳。这导致催粮官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紧张,有时甚至引发暴力冲突。因此,如何合理地征收赋税,既保障财政收入,又不加重农民负担,成为历代统治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现代意义
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采用古代的催粮,但税收仍然是财政的重要来源。现代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,确保税收的公平和透明,同时通过各种减税和免税措施,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。在这一过程中,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扮演着类似于古代催粮官的角色,他们的工作同样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