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词语大全

百螣_百螣的含义_百螣的意思_百螣组词

作者:方老师 更新时间:2024-12-17

 

基本信息

  • 拼音:bǎi tè
  • 注音:ㄅㄞˇ ㄊㄜˋ

词语解释

“百螣”是指各种害虫。这个词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,尤其是在描述自然害和农业问题时。《礼记·月令》中有记载:“﹝仲夏之月﹞行春令,则五穀晚熟,百螣时起,其国乃饥。”这表明在仲夏时节,如果农事安排不当,各种害虫会大量出现,导致农作物受损,进而引发饥荒。

引证解释

  • 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行春令,则五穀晚熟,百螣时起,其国乃饥。”
  • 金 元好问 《雁门道中书所见》诗:“食禾有百螣,择肉非一虎。”

近音词

  • 白特(bái tè):白色的小马或小牛。

近义词

  • 虫害:指对农作物、森林等造成损害的各种昆虫。
  • 害虫: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害的昆虫。

反义词

  • 益虫: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益的昆虫,如蜜蜂、瓢虫等。

词语组词

  • 百螣不绝:形容各种害虫不断出现,难以根除。
  • 百螣齐发:形容多种害虫同时出现,情况严重。
  • 防百螣:采取措施防止各种害虫的侵害。
  • 驱百螣:使用方法驱赶各种害虫。

词语造句

. 古代文献中的应用: - 《礼记·月令》中提到,如果在仲夏时节不遵循自然规律,就会导致“百螣时起”,五谷晚熟,陷入饥荒。 -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《雁门道中书所见》中写道:“食禾有百螣,择肉非一虎。”形象地描绘了农田中害虫肆虐的情景。 . 现代文中的应用: - 农业专家指出,今年夏季由于气候异常,各地出现了“百螣齐发”的现象,农民们不得不加强防治措施。 - 在农业生产中,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“防百螣”,减少农作物的损失。 -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,使得“驱百螣”变得更加高效,农药的使用也更加环保。 - 老的稻田里,因为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,成功地控制了“百螣不绝”的局面,稻谷收成比往年更好。 - 小王在农村长大,他深知“百螣”的危害,因此每年都会提前做好准备,确保庄稼不受害虫侵袭。

相关词

  • 五谷: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五种主要粮食作物。
  • 春令:指春季的农事命令或安排。
  • 饥荒:食物短缺,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。
  • 田间管理: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,对田地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维护工作。
  • 生物防治:利用生物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其他病害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。 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看到“百螣”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词汇,它在现代农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了解和掌握防治“百螣”的方法,对于保障农业生产、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。